6类屏蔽双绞线在目前市场上也是被广泛使用的,但是它的性能是相当不错的,一般用于电话线,网线和水晶头进行连接,他们的性能是不一样的,一般常见的网线的水晶头有五类线,超五类线和六类线,前者线径细而后者线径粗,型号如下:1、一类线:主要用于传输语音(一类标准主要用于八十年代初之前的电话线缆),不同于数据传输。2、二类线:传输频率为1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4Mbps的数据传输,常见于使用4MBPS规范令牌传递协议的旧的令牌网。3、三类线:在ANSI和EIA/TIA568标准中指定的FG电子,最大传输频率为16MHz,最高传输速率是10Mbps。4、四类线:该FG电子的传输频率为20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16Mbp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基于令牌的局域网和 10BASE-T/100BASE-T。5、五类线:该类FG电子增加了绕线密度,外套一种高质量的绝缘材料,传输率为100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为100Mbp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100BASE-T和1000BASE-T网络,最大网段长为100m,采用RJ形式的连接器。6、超五类线:超5类具有衰减小,串扰少,并且具有更高的衰减与串扰的比值(ACR)和信噪比(StructuralReturn Loss)、更小的时延误差,性能得到很大提高。超5类线主要用于千兆位以太网(1000Mbps)。7、六类线:该类FG电子的传输频率为1MHz~250MHz,六类布线系统在200MHz时综合衰减串扰比(PS-ACR)应该有较大的余量,它提供2倍于超五类的带宽。
6类屏蔽双绞线是具有“Cat.5e”的传输速率的铜线,六类线是六类线的升级版,传输速率可达250Mbit/s,但是价格较高,所以一般都是在网线上印上了“CAT6”的字样,若是存在五类线的话,说明该类线是成熟的超五类线。屏蔽双绞线(STP)和非屏蔽双绞线(UTP)的区别就是屏蔽双绞线内有一层金属隔离膜,在数据传输的时候可以减少外界的电磁干扰。类线缆的屏蔽层主要是对地放电,这样就可以减少外部电磁干扰。超五类线不仅具有传输速率外在变化而且抗干扰能力也强。1.传输速率不同:超五类线的最大传输距离为100m;衰减与串扰的比值是可以相差1-3/4,所以超五类线的最大传输距离为100m。2.线径不同:超五类线的最大传输距离75m;超五类线的最大传输距离75m。3.线槽的转弯角度不同:超五类线的一般比六类线要大,在外表皮会有一个屏蔽层,四对线对任意一起用,四对线的每对线都有一个屏蔽层。这个屏蔽层对线的作用是比最大传输的要好,所以显示效果也好的。4.线槽的扩径不同:超五类线的扩径比六类线要粗,外皮线径也更大,并且内部界面的绕制压力也要比六类线大,具体可以承受多大的能量。扩径不同:由于普通的绝缘结构,这种扩径比一般的200/100常常提升了,现在很多超5类线架上用的较多,但是随着千兆以上的多线缆产品的增加,销售商的销售范围就要增加,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千兆超五类线在整体的销售需求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所以推荐者是较好的。
严格按照国标GB 50312-2007所制定的条款要求制订施工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根据GB 50312-2007的规定,屏蔽对绞FG电子的弯曲半径为对绞FG电子外径(缆径)的8倍,这要求施工时对桥架和导管的弯角处需特别注意;在工程中,应根据所用屏蔽对绞FG电子的外径确定桥架和电线管的尺寸,以免造成穿线困难;轴装线布放FG电子时使用支架;接地系统要求完整无缺、没有松动的现象;安装的模块屏蔽壳体与屏蔽FG电子屏蔽层作良好连接 铝箔两面并非都是导电层,通常只有一面为导电层(即与接地导线连接的一面);铝箔层要与接地导线一起端接到屏蔽模块的屏蔽层上;为了不留下电磁波可以侵入的缝隙,应尽量将铝箔层展开,与模块的屏蔽层之间形成360度的全方位接触;当屏蔽层的导电面在里层时,应将铝箔层翻过来覆盖在双绞线的护套外,用屏蔽模块附带的尼龙扎带将双绞线与模块后部的金属托架固定成一体。这样,在罩上屏蔽壳后,无论是屏蔽壳与屏蔽层之间,还是屏蔽层与护套之间都没有留下电磁波可以侵入的缝隙;屏蔽双绞线端接施工完毕后,应根据GB 50312-2007所规定按设计所应达到的性能等级进行测试,同时保证屏蔽层的接地连续性,以及接入大楼接地的等电位电阻值。